国际免费电话:950-4035-1892 (北京时间凌晨1点至中午12点)
美国:626-213-3965 / 626-213-3966(洛杉矶时间早9点至晚6点)

性格决定命运,免疫力决定胜负

性格决定命运,免疫力决定胜负

2020-03-28 06:21


今天美国新冠感超过8万大关,明日10万看来跑不了

朋友中午微信我,说凉了,凉了!美国会不会完了?

肯定不会!你保证自己吃好,喝好,睡好,心情好,美国就不会完!”  我边吃饭边回了一句。

有人说,每天期待看我写的疫情日记。以前没有写过这样的流水账, 记录自己的梦倒是记了很多年。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喜欢写诗。星期一,以前湘雅《小草诗社》的校友Hongqing联系上我,我实在想不起来。她细数了很多我以前洛杉矶家庭生活的一些细节,让我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完全不记得。人老了,可能应该记记流水账。不然再老一点,什么都不记得,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变成别人家的事情一样。

月初,Eva,邀请我去她的一个大群。群里的人都是美国名校学霸的家长。她说,很多家长都比较紧张,特别是有些家长在国内,对美国疫情不了解。让我给大家讲讲。讲过一些主题,大家觉得受益不少,就激励了我, 开始写这些疫情日记。写了那么多篇,每天还是有许多朋友有很多问题。

昨天南湾朋友说,Santa Clara County公务员有一个确诊病例。病人为了大家的安全,不介意在媒体上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也是希望接触过的人可以自己更密切monitor和自我隔离。朋友的父母和她一起住,担心自己带病毒回家传给了老人家。因为她们是在同一个Office工作。昨天晚上半夜醒来,觉得大家都是文化人,弄一个等式可能比较直观。更好评估自己所处的危险系数。

想出下面的等式,虽然不是严格的数学模型,但是还是可以表达我想说的。

1. 获取的病毒总量(Dose外界环境中病毒浓度(Concentration x  接触时间(Time) D=CT

2. 感染后生病的可能性(Morbidity获取的病毒总量(Dose免疫系统能力(Immunity): M=D/I

3. 简单一点可以表述为: M=CT/I

我这里的Morbidity是借用流行病学的患病率概念,流行病学里用来评估群体患病的概率。我这里不是教科书式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浓度特别高的地方,哪怕短时间暴露,和浓度特别低,但是长时间或者多次暴露的后果可能带来的病毒总量是一样的。高浓度的一次性打击力度不一定比温水煮青蛙式的要狠毒。反之亦然。要整合考虑。这里的C包括所有外界环境污染的病毒浓度,包括空气中飞散的和物体表面沉积下来的。

浓度从高到低是:飞沫(droplet)中最多,传播距离就2米以内,飞沫飞行距离的远近与喷出来的力度和方向和当时环境中的风向/风力/温度/湿度都有关。飞沫因为地心引力,比较容易尘埃落定,掉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物体表面。飞沫中唾液水分挥法后,剩余的微小病毒颗粒(Droplet nuclei)相对比较小而轻(1-4 micron 1 mm=1000micron)。可以比较久的漂浮在空气中,成为所谓airborne传播源。需要N95才能有效过滤这样的微小颗粒。

N95,不是100,所以也不能100%保证零感染。

对付Droplet感染, 理论上一般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因为外科口罩外层是相对防水的,所以湿乎乎的飞沫在穿过中间过滤层之前就被挡住了,除非咳嗽的人和你之间的距离如同口对口人工呼吸式那样。

  这是为什么CDC

Droplet  precaution protocol  airborne precaution protocol两种防护等级指南更高防护级别,以后有机会再聊。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非医护工作者不应该用N95的原因。如果N95口罩像面巾纸一样普及,在全球大流行的特殊时期,overprotecting 又不会死人,大家都用起来,估计传染速度也会减慢很多。如果下一次还有病毒大爆发,会不会人人都有机会戴N95!这东西又不是太空服!

不要说我乌鸦嘴,病毒再一次大爆发只是迟早的事,不是会不会的事。早上开会,那个平时很阳光的抽血员第一次觉得不戴N95没有安全感!随着医院确诊病例增加。病毒浓度高的地方:比如ICU,发热门诊,密布空间(地铁,电梯,小空间的聚会),病人直接咳嗽和打喷嚏的气流。等等等等

这些地方能不去就不去,一定要去,能早出来就早出来。一般民众现在执行按Stay home禁令,其实也没有这样的机会。除非家人有生病的需要照顾。至于人烟稀少的大自然里,应该是安全的。不过,这样的地方如果有很多人去了就不安全了。世界就是这样,大自然本来是很美的,很和谐,人多了就全变了。新冠感染通过接触传染的可能性比呼吸传染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点特别是加州居民应该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戴口罩了,就可以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穿梭在人间三四月天

AM1300名主持人,祁岩大哥,总结了今天张文宏教授对美国华人和留学生的直播采访重点。

张教授也说,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所以去这些地方,不要乱摸任何东西。你想摸的,可能别人在你来之前也摸过。比如公园的厕所门把手,公园椅子靠背,饮水器。随手带上免洗洗手液,如果一定要摸,摸完之后就彻底清洁一下。如果没有随手的洗手液,就不要摸;万一无意识地摸了怎么办?那就往屁股上擦擦吧,反正屁股离鼻子比较远,也不会有人舔屁股。总不至于有人没有屁股吧!感染了病毒,一定会生病吗?当然不是。除了感染病毒的总量外,另外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体差异。这个差异不是肤色,不是文化,不是地位的差异,目前也没有表现出男女不平等。

最近看到一篇没有经过peer review在线发表的论文,说不同血型与易感性有关。我看了一下,论文数据有限,说: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更容易感染。我觉得没有显著性差别。不是因为我是A型,不服。不知道有没有人做大数据,看看易感性与星座有没有关系。我是双鱼,水相星座,有水保护,应该不易感染吧!个体差异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每个人免疫(Immunity)系统功能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大部分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65岁以上的群体,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特别是重要器官疾病(心肺肝肾等)。因为这个群体的免疫力比较低,这也是目前美国的主要策略,就是重点保护好这个群体。州长建议65岁不要上班;各大超市营业的最早时段只对65岁以上年长者开放;尽最大力度让无家可归者住进临时改建的旅馆。对弱势群体的优先考虑不只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


上午,我的CLS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tist)喊我看一个血片,因为有一些不太好归类的细胞。这个病人一星期前参加了多人的聚会。聚会第二天开始咳嗽发烧,第三天加重,直接walk in来急诊室。今天确诊Covid19

这就是典型的接触传染的,因为聚会里没有任何人咳嗽打喷嚏和生病。病人也没有如何其他社交接触史。她是一位长者,有白血病病史,明显的免疫力低下。希望早日康复。所以增加免疫力是你每天应该刻意追求的事情。让你的值升高,就算不幸感染了,你的免疫系统也能让你安然度过。

老生常谈的增加免疫力很多方法:无非就是吃好, 喝好,睡好,呼吸好,心情好。外加适度锻炼。M=CT/I。让CT尽量减少,任何一个是零,感染得病的几率就是null同时尽量升高你的值。确诊病例和股市一样,如果我们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还会不知不觉降低了我们的免疫系统战斗力。

性格决定命运,在和病毒对决的过程中,免疫力决定谁是最后的赢家!

今天房子的屋顶快铺好了,站在屋顶上做几个深呼吸、可以清除那些肺泡深处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不容易出来的闷气!

作者简介:  陈联松,医学博士  ( Liansong Chen, MD. Surgical Pathologist, Clinical Pathologist and Cytopathologist )早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从事地中海贫血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试管婴儿和不孕症研究。来美后,首次创建了牙釉质上皮永久细胞株(  LS8 Cell line)用于牙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现任职于凯撒医疗集团(  TPMG,  Kaiser Medical Center, Santa Rosa, California)病理和临床化验室  Medical Director 。  Dr. Chen在不同城市有超过  15年的  Medical Director管理和领导经验。
业余爱好:摄影,写诗。作品散见于不同报刊杂志丛书和电子媒体。   

(原创)全球顶级医生协会  陈联松医学博士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顶级医生协会(Global Top Doctors Association是美国加州政府正式注册的联邦政府批准的一个非营利性,非宗教,非政治性国际社会组织,总部位于洛杉矶。全球顶级医生协会为中西方医学和精神专业人士的科学研究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机会在社区,全国以及全球服务人群,满足民众的身体与精神健康需求。

Comments are closed.